2022年11月3日 点击人次:8059
各用人单位、2023届毕业生:
为应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提高优化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服务流程,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网上签约,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(以下简称网签平台)。为更好地发挥网签平台便捷服务的功能优势,推荐广大用人单位与我校毕业生使用此平台网上签约,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:
一、平台功能
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,包括四大功能:线上签约/解约、申请线下签约/解约、已签协议信息登记、其他去向信息登记。
二、网签对象
2023届所有应届毕业生
三、用人单位在线签约流程
用人单位在网签平台注册后,通过平台搜索已注册拟签约的毕业生(学生信息均为实名认证,并经学信网学籍验证),在线发送签约邀请,若用人单位发起签约,通过网签平台邀请毕业生签约,毕业生端会显示单位发起的签约邀请条目,毕业生点击该条目可查看详细的单位及签约信息,毕业生在应约有效期内对单位签约邀请作出签约回应。若同意签约,则点击“接受”;若不同意签约,则点击“拒绝”;若逾期未回应,则该签约邀请作废。毕业生同意、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完成签约。签约成功的就业协议可下载存档。操作指南详见附件1。
四、毕业生签约流程
毕业生在线签约使用学信网账号登录网签平台,如无请先注册。进入网签平台后,需先核对基本信息是否正确。若信息无误,则点击“信息确认无误,进入系统”。若信息有误,则联系所在学院进行更正。具体签约流程如下:
(一)未签就业协议 申请签约:毕业生通过登记平台在线填写就业协议信息,经学校协议审核通过后,生成电子就业协议书。毕业生或用人单位下载打印电子就业协议书,用人单位盖章后,由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回传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,经学校签约审核通过后,线下签约完成。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。
(二)已签就业协议 登记信息:已有盖章的纸质两方或三方就业协议书、签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形式就业的毕业生,可补登上传完整的协议书、合同或就业证明图像材料,经学校通过后,完成已签纸质就业协议登记信息。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。
(三)无需就业协议 去向登记:此功能适用于其他各种就业形式就业及未就业的毕业生。其毕业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(公招接收函、士官、国际组织任职、出国出境工作)、其他录用形式就业(聘用证明)、应征义务兵、国家基层项目(特岗教师、三支一扶、西部计划)、地方基层项目(特岗教师、选调生、农技特岗、乡村医生、乡村教师等)、自主创业、自由职业、升学(专升本、考研)、出国出境深造、待就业、不就业拟升学、其他暂不就业。
其他毕业去向信息登记流程:毕业生通过登记平台选择毕业去向类型,按照不同去向类型具体要求填写相关去向信息,上传证明材料,经学校通过后,完成毕业去向信息登记。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。
五、注意事项
(一)网上两方签约电子就业协议书与纸质两方或三方协议书效力相同。
(二)单位发起的网签,学生一旦应约,此协议即生效。学生和用人单位任意一方如需违约,皆需参考违约条款来执行并在系统内申请违约,提交相关材料(单位盖章的解约函、有效的离职证明等材料)。学校对学生发起或应约的签约信息、违约信息及时进行审核。
(三)学校审核采用校院两级方式,具体由招生就业处和各二级系部就业干事负责审核。
附件:
1. 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操作指南(用人单位)
2. 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操作指南(毕业生)
招生就业处
2022年10月23日